丰隆穴
丰隆,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络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布有腓浅神经及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咳嗽多痰,气喘,胸痛,癫狂,痫症,下肢浮肿,腿膝酸痛,下肢痿痹,高血压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简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丰隆穴是人体的一个穴道,丰隆穴位于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丰隆穴在趾长伸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
基本信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定位】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解剖】
在趾长伸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
【主治】
③癫狂。
④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l~1.5寸。
临床运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现代常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支气管炎、腓肠肌痉挛、肥胖症等。
配阴陵泉、商丘、足三里治疗痰湿诸症;配肺俞、尺泽治疗咳嗽痰多。
具体位置及查找[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这个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1
到3分钟。
穴位一般比周围要敏感,道人按摩丰隆穴会有轻微疼痛感。[见图2]
备注络穴[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主治疾病〗 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痛,下肢痿痹。
〖人体穴位配伍〗 配风池穴治眩晕;配膻中穴、肺俞穴治痰多咳嗽。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附注〗 足阳明经络穴。
丰隆穴 足阳明络穴。
〖穴义〗胃经浊气在此沉降。
名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丰拢、丰隆,象声词,为轰隆之假借词。本穴物质主要为条口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而降,且降雨量大,如雷雨之轰隆有声,故名丰拢2)足阳明络穴。本穴位处胃经下部,气血物质为汇聚而成的天之下部水湿云气,为云化雨降之处,气压低下,胃经及脾经天部水湿浊气汇合于此,所降之雨又分走胃经及脾经各部,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物质的作用,故为足阳明络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水湿云气化雨从天部降至地部。
〖功能作用〗沉降胃浊。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基本操作[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操作:直刺l~1.5寸。
临床运用:丰隆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支气管炎、腓肠肌痉挛、肥胖症等。配阴陵泉、商丘、足三里治疗痰湿诸症;配肺俞、尺泽治疗咳嗽痰多。
备注:络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水湿云气化雨从天部降至地部。
功能作用:沉降胃浊。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配伍:配冲阳,有豁痰宁神的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配肺俞、尺泽,有祛痰镇咳的作用,主治咳嗽,哮喘。 配照海、陶道,有涤痰醒神的作用,主治癫痫。
按摩:丰隆穴的穴肉厚而硬,点揉时可用按摩棒,或用食指节重按才行。找穴要耐心些,可在经穴四周上下左右点按试探,取最敏感的点。当有痰吐不出的时候,丰隆穴会变得比平时敏感许多。
取穴法:仰卧或正坐垂足,在外膝眼(犊鼻穴)下8寸,即外踝最高处与外膝眼联机之中点,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取穴。
操作方法:毫针针刺法。患者仰卧,伸腿勾足,取丰隆穴,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垂直进针,迅速刺入皮下,进针1-1.5寸深。待针下有沈、涩、紧感为得气,得气后施以徐而重之手法,使针感传至二、三趾部,针感随时间延长而呈持续性加强,直至出针为止。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10日为一疗程,其间休息2日。
适应症:高脂血症。形体肥胖或善忘语迟或思维迟钝或痴呆嗜睡,头胀、眩晕。
释义:丰隆穴系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丰即丰满,隆指突起,足阳明经多气多血,气血于本穴会聚而隆起,肉渐丰厚,故名之。《会元针灸学》云:丰隆者,阳血聚之而隆起,化阴络,交太阴,有丰满之象,故名丰隆。
穴道主治[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丰隆穴主治
头痛、眩晕。
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
癫狂。
下肢痿痹。
搓揉丰隆穴,消除胃胀症
长时间以来感觉胃胀,长嗝,食欲不佳,一般情况下不吃早餐,特别是饭后总感觉胃部不适。
采用揉、搓丰隆穴可以就消除了胃胀感,而且对早餐还有了较强的食欲。
方法:用大拇指采用点按式按丰隆穴三分钟,然后沿顺时针揉丰隆穴十分钟,后用大拇指沿丰隆穴向下单方向搓(即只能是由丰隆穴向上,而不能是由丰隆穴向下然后由下到上这样的来回搓)十分钟即可。
原因:胃胀,打嗝,食欲不佳实为胃部功能失调、消化力低下所致。而丰隆穴具有很好的治疗慢性胃肠病、调理胃脏的功能。
痰湿与丰隆穴
中医讲的痰湿,是体内代谢废物堆积。常吃辣的甜的,“肥甘厚腻”,会困住脾胃,湿排不出去。《丹溪心法》: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身重象没拧干的湿衣服,没精神。
痰湿体质的特征,偏肥胖,食量大,容易疲倦。面色发白,舌苔白腻,不爱喝水,大便不成形。
成因,首先是脾胃虚弱,背后有肾肝的连带关系,还有饮食习惯。
养生方法,住处不宜阴冷潮湿,阴雨天避开湿邪;多运动,晒太阳;少食肥甘厚味和饮料酒类,每餐不宜过饱。
穴位按摩: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这个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1到3分钟。穴位一般比周围要敏感,道人按摩丰隆穴会有轻微疼痛感。
减肥与丰隆穴
将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关节上,用右(左)手中指指尖放在丰隆穴上,拇指附在对侧,用力掐0.5分钟-1分钟。
功效:消食导滞,消脂。
每天早晚坚持做1遍,要持之以恒。同时配合做收腹~肛运动20-30次。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饮食应有节制,少食肥腻油炸食品。
医学特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丰隆穴首载于《灵枢‧经脉》篇,具有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尤被古今医学家所公认为治痰之要穴。元‧王国瑞《玉龙歌》云:痰多宜向丰隆寻,明‧楼英《医学纲目》指出:风痰头痛,丰隆五分,灸亦得。诸痰为病,头风喘嗽,一切痰饮,取丰隆、中脘,《备急于金方》云:丰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等等,均指出丰隆穴为治痰之要穴,又是治疗因痰所致的癫狂、咳嗽、哮喘、头痛等病症的有效穴。
痰是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的因素之一。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而首先责之于脾,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脾无留湿不生痰之说。因为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故可治脾胃二经疾患。针刺丰隆穴可通调脾胃气机,使气行津布,中土得运,湿痰自化。而百病皆由痰作祟,所以凡与痰有关的病症都可取丰隆穴治疗。
李世珍氏指出:凡与痰有关的病症,如痰湿犯胃之恶心呕吐;痰浊阻肺之咳嗽、哮喘;留滞中焦之胀满纳呆;溢于肌肤之肿;流注经络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流注皮下经络之皮下肿块,如颈淋巴结核;蔽于清阳之头痛、眩晕;痰火上扰清窍之头痛;痰邪扰心之心悸、神昏、癫狂;痰阻舌络之舌喑;痰火阻肺之喉喑;痰阻胸络之胸痹;痰气搏结之梅核气以及与痰有关的疟疾等都属本穴的治疗范围。
此外,何友信氏指出,取刺丰隆穴可治疗足阳明经线上的疼痛性疾病,肌肉关节运动障碍或非疼痛性疾病。如头痛和眼球胀痛、下颌关节风湿痛、胸部肌肉风湿痛、颈部肌肉和足背部风湿痛、小腿肌肉风湿痛等,仅用丰隆一穴施治,能实时消除或减轻足阳明经线上的疼痛,功能运动也伴随着疼痛的消失而改善,这是由于丰隆穴位于膝以下的重要位置,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又足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取刺本穴可有疏通本经气血阻滞的作用,所以能治疗其循经线上的病症。
高脂血症多为过食高胆固醇、高醣食物或机体本身内在脂代谢失调所致。中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湿痰、肥胖等范畴,多因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瘀滞脉络所致。故高脂血症与痰浊关系密切。朱曾柏氏认为,在中医古典医籍中,很早就有了记载,血中脂类物质过高,无疑可以视为痰浊;或称之为脂混血中,所以按痰为主治疗。并立化痰祛脂、升清降浊为其治疗大法。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络穴,有疏通脾、胃表里二经的气血阻滞,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降痰浊、化瘀血,泄热通腑,故可治疗由于痰浊瘀阻经络而致的高脂血症。临床观察,随着血脂日趋正常,形体肥胖、善忘语迟、思维迟钝、痴呆嗜睡、头胀眩晕等症状也随之好转或消除。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人体穴位专题[编辑源代码]
|
腧穴相关电子书[编辑源代码]
人体穴位图[编辑源代码]
互动版人体穴位图 | 穴位功能说明图 | 十四经脉穴位图 | 人体穴位图黑白大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