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

来自医学百科
(重定向自左旋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旋体,其体外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左氧氟沙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强,对多数肠杆菌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淋病奈瑟菌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革兰氏阳性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也有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差。市场上有较多左氧氟沙星的制品,包括片剂、胶囊、注射液、滴眼液等。

Bk58w.jpg

  

适应症

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

  1.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
  2. 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
  3. 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
  4. 伤寒
  5. 骨和关节感染。
  6. 皮肤软组织感染
  7. 败血症全身感染。  

  

用法用量

市场上有较多左氧氟沙星的制品,包括片剂、胶囊、注射液、滴眼液等。具体用法用量根据制品不同而不同,详见相关词条。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动物实验未证实喹诺酮类药物有致畸作用,但对孕妇用药进行的研究尚无明确结论。鉴于本药可引起未成年动物关节病变,故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应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

该品在婴幼儿及18岁以下青少年的安全性尚未确定。但本品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关节病变。因此不宜用于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常有肾功能减退,因本品部分经肾排出,需减量应用。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
  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昏、头痛嗜睡失眠
  3. 过敏反应: 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形性红斑血管神经性水肿。光敏反应较少见。
  4. 偶可发生:
    1. 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混乱、幻觉、震颤。
    2. 血尿、发热、皮疹等间质性肾炎表现。
    3. 静脉炎
    4. 结晶尿,多见于高剂量应用时。
    5. 关节疼痛。
  5. 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禁忌症

对本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 由于目前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者多见,应在给药前留取尿培养标本,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 本品大剂量应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饮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 肾功能减退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 应用本品时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如发生光敏反应或其他过敏症状需停药。
  • 肝功能减退时,如属重度(肝硬化腹水)可减少药物清除,血药浓度增高,肝、肾功能均减退者尤为明显,均需权衡利弊后应用,并调整剂量。
  • 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例如癫痫及癫痫病史者均应避免应用,有指征时需仔细权衡利弊后应用。
  • 偶有用药后发生跟踺炎或跟踺断裂的报告,如有上述症状发生,须立即停药,直至症状消失。

药理毒理

本品为氧氟沙星左旋体,其体外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药物相互作用

  • 尿碱化剂可减低本品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
  • 喹诺酮类抗菌药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由于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部位的竞争性抑制,导致茶碱类的肝消除明显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震颤、不安、激动、抽搐心悸等。本品对茶碱的代谢虽影响较小,但合用时仍应测定茶碱类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
  • 本品与环孢素合用,可使环孢素的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
  • 本品与抗凝药华法林合用时虽对后者的抗凝作用增强较小,但合用时也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 丙磺舒可减少本品自肾小管分泌约50%,合用时可因本品血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
  • 本品可干扰咖啡因的代谢,从而导致咖啡因消除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β)延长,并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 含铝、镁的制酸药、铁剂均可减少本品的口服吸收,不宜合用。
  • 本品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芬布芬合用时,偶有抽搐发生,因此不宜与芬布芬合用。
  • 本品与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可能会引起血糖失调,因此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糖浓度,一旦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停用本品,并给予适当处理。

左氧氟沙星和双黄连注射剂存在严重不良反应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最新一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和双黄连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据介绍,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为主,其中过敏反应问题较为典型,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多形性红斑药疹喉水肿等。 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病例报告分析表明,该产品存在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且部分不合理用药问题已成为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如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说明书中明确提示18岁以下患者用

在数据库中不乏18岁以下患者应用该药品且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病例报告。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建议临床医生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时,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品说明书规定用药。避免配伍禁忌,确需联合使用其他抗菌药物时应合理选择。肾功能不全者、老年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等应慎用或在严格监护下使用。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仔细观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尽快明确诊断,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此次同时被通报的双黄连注射剂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制备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2001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首次通报了双黄连注射剂引起的过敏反应。通报发布后,仍陆续收到有关双黄连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据悉,双黄连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为主。该产品存在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并且部分不合理用药问题已经引起严重不良事件。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表现为:配伍禁忌用药,将多种药物混合配伍或存在配伍禁忌的药品先后使用同一输液器滴注,没有其他液体间隔;儿童超剂量用药;过敏体质患者用药等。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建议医护人员充分了解双黄连注射剂的功能主治,严格掌握其适应症,权衡患者的治疗利弊,谨慎用药。除临床必须使用静脉输液外,尽量选择相对安全的口服双黄连制剂,或采用肌注方式给药。对于无完善的急救药品和设备的医疗机构,慎用双黄连注射剂。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吸收完全,相对生物利用度接近100%。单剂量空腹口服0.1g和0.2g后,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达1.36mg/L和3.06mg/L,达峰时间(Tmax)约为1小时。血消除半衰期(t1/2β)约为5.1~7.1小时。蛋白结合率约为30%~40%。本品吸收后广泛分布至各组织、体液,在扁桃体前列腺组织、痰液、泪液、妇女生殖道组织、皮肤和唾液等组织和体液中的浓度与血药浓度之比约在1.1~2.1之间。本品主要以原形自肾排泄,在体内代谢甚少。口服48小时内尿中排出量约为给药量的80%~90%。本品以原形自粪便中排出少量,给药后72小时内累积排出量少于给药量的4%。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