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蒺藜丸

来自医学百科

《圣惠》卷二十二:白蒺藜丸[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茵芋1两,羌活1两,木香1两,羚羊角屑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花蛇肉2两(酒浸,炙微黄),白附子1两(炮裂),当归1两(锉,微炒),干蝎1两(微炒),薏苡仁3分,槟榔半两,牛膝1两(去苗),芎藭1两,牛黄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如膏),防风3分(去芦头),酸枣仁1两(微炒)。

【制法】 上为末,入杏仁膏,相和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刺风。遍身如针刺,肩背四肢拘急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 忌生冷、油腻、毒滑、鱼肉。

【摘录】 《圣惠》卷二十二

成方便读》卷四:白蒺藜丸[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白蒺藜1升,鸡蛋10个(去黄存白,拌蒺藜1宿)。

【功效与作用】 时行赤眼流泪红肿,胬翳遮睛,怕火畏光

【用法用量】 炒,磨,水泛为丸服。

【摘录】 《成方便读》卷四

《圣惠》卷二十二:白蒺藜丸[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独活3分,羚羊角屑3分,防风3分(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薯蓣3分,地骨皮3分,莽草1两(微炒),葳蕤半两,苦参1两(锉),枫香1两,蝉壳半两(微炒)。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热毒风攻,头面瘙痒,如似虫行,时发风疹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 忌猪、鱼肉。

【摘录】 《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二十四:白蒺藜丸[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黄耆3分(锉),独活3分,白芷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薯蓣3分,枳实1两(麸炒微黄,去瓤),人参3两(去芦头),黄连1两(去须),葳蕤半两,地骨皮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风毒上冲,头面瘙痒如虫行,身上时有风疹,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四

《圣惠》卷四十四:白蒺藜丸[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白蒺藜2两半(微炒,去刺),熟干地黄2两半,鹿茸2两半(去毛,涂酥,炙微黄),白蔹2两半,磁石3两(烧,醋淬7遍,细研,水飞过),铁精1两(细研),桂心1两,续断1两,巴戟3两,赤芍药2两,玄参2两,木通2两,海藻2两(洗去咸味),牛膝2两(去苗),桑寄生2两,泽泻2两,射干1两半,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

【制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阴(疒颓)肿大。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四十四

圣济总录》卷十七:白蒺藜丸[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蒺藜子(炒,去角)1两,旋覆花(择)1两,皂荚(去皮子,烧为灰)1两,恶实(炒)1两,龙脑(研)2钱,麝香(研)1钱,菊花(择)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效与作用】 风头旋,目运痰逆。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嚼细,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七

中药方专题[编辑源代码]

参看中药方剂主页面。

按功效分类的常用方剂[编辑源代码]

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编辑源代码]

点击字母查看完整药方列表:

附:中药材大全[编辑源代码]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关页面[编辑源代码]

本草图书


中药相关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