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类药物

来自医学百科
(重定向自盘尼西林

青霉素类药物的概念很广泛,包括天然青霉素部分合成青霉素。从1928年发现青霉素到现在,已经过去了80多年,青霉素家族已经很庞大。青霉素类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

以上各种青霉素,除了第一个(青霉素G)以外,都属于部分合成青霉素。

青霉素G分子结构式

历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28年英国伦敦大学圣玛莉医学院(现属伦敦帝国学院)细菌学教授弗莱明在实验室中发现青霉菌具有杀菌作用,1938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钱恩(Earnest Chain, 1906-1979)、弗洛里(Howard Florey, 1898-1968)及希特利(Norman Heatley, 1911-2004)领导的团队提炼出来。弗莱明因此与钱恩和弗洛里共同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青霉素大量生产。

青霉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

1953年5月,中国第一批国产青霉素诞生,揭开了中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截至2001年年底,中国的青霉素年产量已占世界青霉素年总产量的60%,居世界首位。

常说的青霉素广义青霉素狭义青霉素之分。广义青霉素是指青霉素类药物,包括天然青霉素部分合成青霉素;狭义的青霉素是指天然发现的6种青霉素,包括青霉素G、青霉素F等,但目前只有青霉素G常用,其他的因为疗效、副作用等原因几乎不用。所以一般说的狭义青霉素都是指青霉素G。

作用机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青霉素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是由于青霉素与细菌细胞壁可以发生作用。黏肽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细菌细胞壁中最坚硬的一层。它的存在可以维持细菌细胞的外形,保持其细胞壁的通透性。青霉素的结构同黏肽的末端结构丙氨酰丙氨酸相似,其可以取代丙氨酰丙氨酸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从而使组成黏肽的多肽不能交联形成网状的黏肽,导致细菌细胞壁不能形成,从而使细菌被溶解而死亡。而人类的细胞没有细胞壁,只有细胞膜,所以人类细胞受青霉素的影响很小。

作用特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类细胞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除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显,但它不能耐受耐药菌株(如耐药金葡)所产生的酶,易被其破坏,且其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青霉素G有钾盐、钠盐之分,钾盐不仅不能直接静注静脉滴注时,也要仔细计算钾离子量,以免注入人体形成高血钾而抑制心脏功能,造成死亡。

青霉素内服易被胃酸消化酶破坏。肌注皮下注射后吸收较快,15—30min达血药峰浓度。青霉素在体内半衰期较短,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适应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青霉素G[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青霉素适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不产青霉素酶)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感染,包括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等,也可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心内膜炎,以及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李斯特菌病鼠咬热梅毒淋病雅司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奋森咽峡炎放线菌病等。青霉素尚可用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某些操作或手术时,预防心内膜炎发生。

普鲁卡因青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基本相同,供肌注,对敏感细菌的有效浓度可持续24小时。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轻症感染。

苄星青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本药为长效制剂,肌注120万单位后血中低浓度可维持4周。本药可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及扁桃体炎,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本药亦可用于治疗梅毒

青霉素V对酸稳定,可口服。抗菌作用较青霉素为差,适用于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轻症感染。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类药物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但抗菌作用较差,对青霉素酶稳定;因产酶而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敏感,但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耐药。主要适用于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者除外)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的混合感染。单纯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青霉素敏感葡萄球菌感染则不宜采用。

广谱青霉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抗菌谱较青霉素为广,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亦具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球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仿。本类药物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氨苄西林为肠球菌感染的首选用药。

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谱较氨苄西林为广,抗菌作用也增强。除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外,对铜绿假单胞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本类药物均可为细菌产生的青霉素酶水解失活。

不良反应[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但其青霉素类抗生素常见的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率最高可达5%~10%。为皮肤反应,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的发生率最高。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对本品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亦能引起休克。注入鞘内可致癫痫样发作。大剂量长时间注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如引起抽搐昏迷等),停药或降低剂量可以恢复。

使用本品必须先做皮内试验。青霉素过敏试验包括皮肤试验方法(简称青霉素皮试)及体外试验方法,其中以皮内注射较准确。皮试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险性,约有25%的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人死于皮试。所以皮试或注射给药时都应作好充分的抢救准备。在换用不同批号青霉素时,也需重作皮试。注射液、皮试液均不稳定,以新鲜配制为佳。而且由于自肾排泄,肾功能不良者,剂量应适当调整。此外,局部应用致敏机会多,且细菌易产生耐药性,故不提倡。

耐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参看:耐药
由于青霉素的药效高、毒副作用小且价格便宜,成为人们杀菌治病的首选药物。然而近年来随着青霉素的使用,青霉素给药量在逐渐增加。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细菌对青霉素出现了耐药性。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 改变菌体外膜的通透性,减少菌体内药物的蓄积;
  • 改变菌体内青霉素结合蛋白与药物的亲合力,使菌体内的青霉素结合蛋白参与细菌的正常分裂繁殖活动受到抑制;
  • 细菌产生β2内酰胺酶,能够水解青霉素使青霉素失活。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存在,青霉素用量正在增加,而且越来越多的菌种已经开始产生耐药性。如果耐药菌种继续成长和增多,也许有一天青霉素和众多抗生素都将失效,而我们面对细菌将无药可用。因此要坚决杜绝滥用青霉素和其他抗生素的行为。

注意事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类过敏史、其他药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并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
  • 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并立即给病人注射肾上腺素,并给予吸氧、应用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 婴儿、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妊娠末期产妇慎用,哺乳期妇女忌用。
  • 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腱反射增强、肌肉痉挛抽搐昏迷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此反应易出现于老年和肾功能减退患者。
  • 青霉素不用于鞘内注射
  • 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
  • 本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易失活。
  • 青霉素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一旦溶解即不断分解。其溶液放置的时间越长,分解也越多,且致敏物质也不断增加。因此要“现配现用”,不宜溶解后存放,以保证药效,减少致敏物质的产生。
  • 每日一次静滴给药方法并不可取。因为当停止滴入后,体内药物迅速消除,待第二天给药,因间隔时间过长,细菌又大量繁殖。

配伍禁忌[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青霉素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在严重感染或危重病的抢救中,常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因此应注意配伍禁忌。

青霉素类药物列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