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来自医学百科
芥子
Jiè Zǐ
芥子
别名 白芥子、黄芥子、芥菜子、青菜子
功效作用 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英文名 India Mustard Seed
始载于 名医别录
毒性 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 肺经
药性
药味

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芥的干燥成热种子。均系栽培。主产于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川等地。原植物温暖湿润气候,较耐旱,喜阳光,以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忌贫瘠、低洼和积水环境。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临床用名有(白)芥子、炒芥子

基本信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英文名:SEMEN SINAPIS

别名:芥菜子(出自《孙天仁集效方》)、青菜子(出自《分类草药

芥子

性》)、黄芥子(出自《中药志》)、白芥子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 或Brassica juncea(L.) Czern. et Coss.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简称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种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即可得。

(植物形态:详“芥菜”条,图示:)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经。

功能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采集: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植株连根拔起,或将果实摘下,晒干后,打下种子,簸净果壳、枝、叶等杂质。

药材:种子类圆球形,直径1~1.6毫米,种皮深黄色至棕黄色,少数呈红棕色。用放大镜观察,种子表面现微细网状纹理,种脐明显,呈点状。浸水中膨胀,除去种皮,可见子叶两片,沿主脉处相重对折,胚根位于2对折子叶之间。干燥品无臭,味初似油样,后辛辣。粉碎湿润后,发生特殊辛烈臭气。以子粒饱满、大小均匀、黄色或红棕色者为佳。

产地:全国各地皆产,以河南、安徽产量最大。  

化学成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种子含黑芥子甙、芥子酶芥子酸芥子碱脂肪油蛋白质、粘液质。酶解后所得挥发油名芥子油,含有异硫氰酸的甲酯、异丙酯、烯丙酯、丁酯、仲丁酯、丁烯-3-酯、戊烯-4-酯、苯酯、苄酯、苯乙酯和3-甲硫基丙酯。脂肪油是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其脂肪酸为芥酸、廿碳烯-11-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花生酸硬脂酸山嵛酸。  

药理作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刺激作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芥子含黑芥子甙,甙本身无刺激作用,但遇水后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通常将芥子粉除去脂肪油后做成芥子硬膏使用,用作抗刺激剂(刺激性药物使用于皮肤局部,其作用不仅限于用药部位,并牵涉到其他部位,产生治疗作用时,称为抗刺激作用),治疗神经痛风湿痛、胸膜炎扭伤等。使用前先用微温的水湿润,以加强芥子酶的作用(沸水则抑制芥子酶的作用)。应用时间不超过15-30分钟,皮肤敏感者只能应用5-10分钟。芥子粉用作调味剂,使唾液分泌淀粉酶后性增加,使心脏体积和心率减少。小量可刺激胃粘膜增加胃液及胰液的分泌,有时可缓解顽固性呃逆。内服大量可迅速引起呕吐,可用于麻醉性药物中毒之治疗。  

其他作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豚鼠饲以芥属植物可使甲状腺摄取的作用受抑制且血清中SCN-升高。但并未发现食物中SCN-的含量与摄取的抑制有何关系。也有报告给动物长期喂饲芥属植物可使其甲状腺肿大,此可能由于分泌了过多的促甲状腺激素所致。家兔静脉注射芥子生理盐水浸出液,血压先有轻度上升,后则下降,呼吸增快。内服可作刺激性祛痰药,并治疗腹痛,过量可致胃肠道炎症。

性味辛,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形态特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芥菜。一年生草本,高50-150cm。无毛,有时具刺毛,常带粉霜。茎有

芥子

分枝。基生叶叶柄有小裂片;叶片宽卵形至倒卵形,长15-35cm,宽5-17cm,先端圆钝,不分裂或大头羽裂,边缘有缺刻或齿牙;下部叶较小,边缘有缺刻,有时具圆钝锯齿,不抱茎;上部叶窄被针形至条形,具不明显疏齿或全缘。总状花序花后延长;花淡黄色;花瓣4,鲜黄色,宽椭圆形或宽楔形,长达1.l-1.4cm,先端平截,全缘,基部具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8mm,短雄蕊长6mm;雌蕊1,子房圆柱形,长约lmm,花柱细,柱头头状。长均果条形,长3-5.5cm,具细喙,长6-12mm;果梗长5-15mm。种子近球形,直径l-1.8mm,鲜黄色至黄棕色,少数为暗红棕色,表面具网纹。花期4-5月,果期5-6月。 油芥菜。本种特点在于基生叶长圆形或倒卵形,边缘有重锯齿和缺刻。

品种考证

芥《名医别录》列为上品。陶弘景谓:“芥似而有毛,味辣,可生食及作菹。”苏恭谓:“芥有三种,..白芥子粗大白色,如白粱米,甚辛美,从西戎来。”《开宝本草》另立白芥。现药用有白芥子、黄芥子(芥子)两种。  

说明[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性味】辛,热。

①《千金.食治》:"味辛,有毒。"

②《纲目》:"辛,热,无毒

芥子

。"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无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功用主治】温中散寒,利气豁痰,通经络,消肿毒。治胃寒吐食,心腹疼痛,肺寒咳嗽痛痹喉痹,阴疽,流痰,跌打损伤

①《别录》:"主射工及注气发无恒处,丸服之;或捣为末,酢和涂之。"

②陶弘景:"归鼻。去一切邪恶疰气,喉痹。"

③《日华子本草》:"治风毒肿及麻痹,醋研敷之;扑损瘀血腰痛肾冷,和生姜研微暖涂贴;心痛,酒醋服之。"

④《日用本草》:"研末水调涂顶囟,止衄血。"

⑤《纲目》:"温中散寒,豁痰利窍。治胃寒吐食,肺寒咳嗽,风冷气痛,口噤唇紧。消散痈肿、瘀血。"

⑥《分类草药性》:"消肿毒,止血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肺虚咳嗽及阻虚火旺者忌服。

①《纲目》:"多食昏目动火,泄气伤精。"

②《得配本草》:"阴虚火盛,气虚久嗽者忌用。"

【选方】

①治感寒无汗:水调芥子末填脐内,以热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简便单方》)

②治上气呕吐:芥子二升,末之,蜜丸,寅时井花水服,如梧子七丸,日二服;亦可作散,空腹服之;及可酒浸服,并治脐下绞痛。(《千金方》)

③治妇人中风,口噤、舌本缩:芥子一升,细研,以醋三升,煎取一升,涂颔颊下。(《圣惠方》)

④治关节炎:芥末一两,醋适量。将芥末先用少量开水湿润,再加醋调成糊状,摊在布上再盖一层纱布,贴敷痛处。三小时后取下,每隔三至五天贴一次。(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⑤治阴证伤寒,腹痛厥逆:芥菜子研末,水调贴脐上。(《生生编》)

⑥治大人小儿痈肿:芥子末,汤和敷纸上贴之。(《千金方》)

⑦治肿及瘰疬:小芥子捣末,醋和作饼子,贴。数看,消即止,恐损肉。(《补缺肘后方》)

⑧治咽喉闭塞不通甚者:芥子三两,捣,细罗为散,以水蜜调为膏,涂于外喉下熁之,干即易之。(《圣惠方》)

⑨治耳聋:芥子捣碎,以人乳和,绵裹内之。(《千金方》)

⑩治眉毛不生:芥菜子、半夏等分。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搽。(《孙天仁集效方》)  

鉴别[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性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白芥子:呈球形,直径1.5~2.5mm。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具细微的

芥子

网纹,有明显的点状种脐。种皮薄而脆,破开后内有白色折叠的子叶,有油性。无臭,味辛辣。

黄芥子:较小,直径1~2mm。表面黄色至棕黄色,少数呈暗红棕色。研碎后加水浸湿,则产生辛烈的特异臭气。  

横切面[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白芥子种皮表皮为黏液细胞,有黏液质纹理;下皮为2列厚角细胞;栅状细胞1 列,内壁及侧壁增厚,外壁菲薄。内胚乳为1 列类方形细胞,含糊粉粒。子叶及胚根薄壁细胞含脂肪油滴和糊粉粒

黄芥子种皮表皮细胞切向延长;下皮为1 列菲薄的细胞。  

制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芥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炒芥子:取净芥子,照清炒法炒至深黄色有香辣气。用时捣碎。

【炮制】原药簸净杂质,置锅内炒至深黄色,微有香味,取出。放凉。  

化学鉴定[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性状鉴别[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种子近球形,直径1-2mm。表面黄色至黄棕色,少数暗红棕色,具细网纹,种脐点状。种皮薄而脆,子叶折叠,有油性。气微,研碎后加水湿润则产生辛烈的特异臭气,味极辛

芥子

辣。以子粒饱满、均匀、色鲜黄、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种子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下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大型,薄壁;栅状细胞1列,细胞近方形或径向延长,宽约20μm,其内壁和侧壁均增厚,外壁菲薄;紧靠栅状细胞层为色素层。内胚乳为1列长方形细胞,内含糊扮粒,其下为颓废细胞层。子叶和胚根细胞中含脂肪油滴和糊粉粒。  

应用鉴别[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黄芥子与白芥子,虽皆为芥子,然白芥子气锐走散,能通经络而利气机,豁寒痰,散寒结,消肿痛之功强于黄芥子;白芥子偏走上焦肺,黄芥子兼顾中焦之胃。同中有异,各具特色。  

理化鉴别[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取本品粉末约1g,置硬质试管内,加固体氢氧化钠1粒,酒精灯上灼热,融熔

芥子

,放冷,加水2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lml,加5%盐酸酸化,即有硫化氢产生,遇新制的醋酸铅试纸,显有光泽的棕黑色。(检查异硫氰甙类)

2.取亚硝基铁氰化钠1小粒,置白瓷板上,加水l-2滴使溶解,加上述样品滤液1-2滴,显紫红色。(检查异硫氰甙类)  

常用配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治老人痰气喘咳,胸满懒食 (《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治痰涎伏在心隔上下,忽患胸背、手脚、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时时走易不定,或令人头痛可不举,或神意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如锯声,多流睡涎,手脚重,腿冷痹,气脉不通等 (《三因方》控涎丹

治胸胁痰饮:芥子五钱,白术一两。为末,枣肉和捣为丸,梧子大。每清晨白汤下百丸。(《本草汇言》引《摘玄方》)

治风湿涎痰,结成痞块:外用芥子为末,醋调敷患上。内用白芥子为末,神曲

芥子

糊丸梧子大。每服三钱;清晨参枣汤下。(《方脉正宗》)

淋巴结核:芥子、葱头各3g。捣烂。敷患处,隔日1次,每次~5小时。(《中级医刊》1959)

脚气肿痛:芥子、白芷各等分。为末,姜汁和。涂之。(《本草述钩元》)

疟疾:芥子一两。炒为末,米饭为丸。一日尽服,久疟顿止。(《药性通考》)

反胃,吐食上气,及羸弱不欲动:芥子,晒干,为末。酒服方寸匕。(《普济方》)

治痘疹入目,风眼疫眼,及火欣热之眼目:芥子(如食料者)一两,大蒜(杵烂)一钱,醋一钱。上三味,如麦饼。贴足心,钱大。(《眼科锦囊》)

治肿毒初起:芥子末,醋调涂之。(《濒湖集简方》)

治小儿乳癖:芥子研末水调,摊膏贴之,以平为期。(《本草权度》)

治肉刺:芥子捣如粉,以醋调敷之,密封,经宿揭去,自然落下。(《圣济总录》)  

栽培要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整地施肥[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把准备种芥菜的地翻好,整平耙细,起好垄,压上磙子,达到播种状态。上好底肥,每亩—3000公斤农家肥,也可以在播种时用口肥。  

播种适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芥菜的播种时间一般在7月的5至8日为宜,最好比萝卜、白菜早几天或同时种均可。视墒情决定是否坐水,每埯5-6粒,覆土3厘米,上面压实以利出苗。  

定苗及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当幼苗长到3-4片叶时开始间苗,每延长米留40株,拔出堆苗使其松散,并拔掉小、劣、弱苗;当幼苗长至5-6片叶时可以定苗,每埯一株,选留高、粗、壮苗,其余全拔掉,每延长米可留27—30株。  

田间管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定苗前后,要及时铲趟,视干旱情况,决定灌水次数,一般铲趟2-3遍为好。  

延后收获[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芥菜不能早收,如果早收不但果实小,而且还会减产,一般在10月15日左右收获为宜。  

临床应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慢性气管炎[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用10%或20%的白芥子注射液穴位注射,每次~3穴,每穴注射0.5~lml,每日1次,7~10日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4日,再行第2疗程;取穴:喘息型以膻中定喘肺俞天突为主;单纯型以天突、中腑、肺俞为主,交替应用。经306例 观察1~2疗程,其中单纯型70例总有效率为75.7%;喘息型79例和157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4.9%和75.8%。本药对症状和体征都有 一定疗效,其中以平喘祛痰作用较好,但无明显消炎作用[1,2)。另有用药膏穴位贴治法,将炙白芥子、延胡索各7g,甘遂细辛各 4g,共研末,用鲜生姜60g,绞汁调药成膏状,贴肺俞;心俞膈俞穴,每次~6小时,于夏季三伏天初伏开始,每隔10日1次,连贴3 次。共观察1074例,其中喘息型气管炎785例,支管哮喘289例。结果有效率前者为79.9%,显效46.6%;后者有效率为83.7%,显效 率为47.8%。经1、2、3年疗效比较,以连续贴治3年者最好,两组类型P值均小于0.005。喘息型气管炎缓解期贴治较发作期好(P<0. 025),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则无此显著差异。两组疗效均以寒型较好,热型次之,夹杂型较差。  

寒痰喘咳[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用于寒痰喘咳,悬饮。本品辛温走散,利气机,通经络,化寒痰,逐饮邪,善治“皮里膜外之痰”。治寒痰壅肺,咳喘胸闷痰多,配苏子莱菔子,即三子养亲汤;若冷哮日久者,可用本品配细辛、甘遂、麻香等研末,于夏令外敷肺俞、膏育等穴,即张石顽白 芥子涂法,近代有以10%白芥子注射液在肺俞、膻中、定喘等穴,行穴位注射治疗者。若悬饮咳喘胸满胁痛者,配甘遂、大戟等以逐饮,如控涎丹。  

阴疽流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用于阴疽流注及痰阻经络关节之肢体麻木关节肿痛等。本品能祛经络之痰,又能消肿散结,通络止痛。治阴疽流注,配鹿角胶肉桂熟地等,以温阳通滞,消痰散结,如阳和汤,治痰湿阻滞经络之胶体麻木或关节肿痛,配马钱子、没药等,如《妇人良方》白芥 子散。  

毒副作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芥子油或芥子硬膏用于皮肤,如果时间过久或浓度过高,可引起发泡甚至化脓,此时即使停药,愈合也较慢,此因芥子油已被吸入皮肤,停药后仍继续发挥作用所致。芥子油对粘膜刺激性很强,15%溶液滴入兔眼很快引起明显的结膜水肿。小量芥子内服作调味剂,大量引起呕吐,更大量则引起强烈的胃肠道刺激。  

文化底蕴[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名医别录》:味辛,温,无毒。归鼻。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服温中,又芥子,主射工及疰气发无恒 处,丸服之;或捣为末,醋和涂之,随手验也。

《本草拾遗》:主冷气。子主上气,发汗,胃膈痰冷,面目黄赤。

《日华子本草》:治风毒肿及麻痹,醋研傅之。扑损瘀血,腰痛肾冷和生姜研,微暖,涂贴。心痛,酒醋服之。

《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子,主射工及疰气,上气发汗,胸膈痰冷,面黄。

《本草纲目》:芥子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故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韩懋《医通》:凡老人苦于痰气喘嗽,胸满懒食,不可妄投燥利之药,反耗真气。懋因人求治其亲,静中处三子养亲治之,随试随效。紫苏子紫而主气,定喘止嗽。萝卜子白种者主食,开痞降气。各微炒研破,看所主为君。每剂不过三、四钱,用生绢袋盛入,煮汤饮之,勿煎太过,则味苦辣。若大便素实者,入蜜一匙。冬月加姜一片,尤良。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

《本草经疏》:芥禀火金之气以生,故味辛气温无毒。辛温入肺而发散,故有温中除冷,发汗澼邪,豁痰利气之功。朱震亨云: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芥子莫能达。古方控涎丹用之,正此义尔。

《本草蒙筌》:味辛,气温。无毒。善却疰气,最辟鬼邪。研醋敷射工,煎液消痰辟。久疟蒸成辟块,须此敷除;皮里膜外痰涎,必用引达。故三子养亲汤方中,加萝卜子消食,苏子定喘,此消痰。是皆切中老人病也。

《本草乘雅》:顾食芥堕泪,望梅生津,此五液之自外至也。愧而汗发,慕而涎垂,此五液之自内至也。是以芥气归鼻,涕泪交注。经言清阳走上窍,浊阴归下窍。芥则两得之矣。主治证形,正诸阳之不走上窍,致浊阴之不归下窍耳。

《药性解》: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胃二经。主下气,止翻胃,消疟癖,辟鬼邪,驱疰气,除皮里膜外痰涎。醋研可敷射工。其茎叶堪却冷气,能安五脏。按:芥子辛宜于肺,温宜于胃,故复入之。气虚及肺胃中有火者,咸禁食之。

《药鉴》:味大辛,气温。善开滞消痰,疗咳嗽喘急,反胃呕吐,风毒流注,四肢疼痛,尤能祛辟冷气,解肌发汗,消痰癖疟痞,除胀满极速因其味厚气轻,故开导虽速而不甚耗气。既能除胁肋皮膜之痰,则他近处者不言可知。善调五脏,亦熨散恶气,若肿毒乳癖痰核初起,研末用醋或水调傅甚效。

《本草备要》:宣,利气豁痰。辛温入肺。通行经络,温中开胃,发汗散寒,利气豁痰,消肿止痛。痰行则肿消,气行则痛止。为未醋调敷,消痈肿。治咳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诸病。痰阻气滞。久嗽肺虚人禁用。丹溪曰: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此不能达行。古方控涎丹用之,正此义。韩矛三子养辛汤,芥子主痰,下气宽中;紫苏子主气,定喘止嗽;莱菔子主食,开痞降气,各微炒研,看病所主为君,治老人痰嗽喘满懒食。煎汤不可过熟,熟则力减。

《本经逢原》: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此不能达,控涎丹用白芥子,正此义也。辛能入肺,温能散表,故有利气豁痰,散痛消肿辟恶之功。昔有胁痛,诸治不效,因食芥齑而愈者,偶中散结开痰之效。其治射工疰气,上气发汗者,亦取辛散祛毒力耳。此虽日用常品,然多食则昏目动火,泄气伤精。肺经有热,虚火亢者切忌。陈年咸芥卤治肺痈,吐尽臭痰秽毒即愈,然惟初起未溃宜之。

《本草求真》:芥子专入肺。气味辛温,书载能治胁下及皮里膜外之痰,非此不达,古方控涎丹用之,正是此义。盖辛能入肺,温能散表,痰在胁下皮里膜外,得此辛温以为搜剔,则内外宣通,而无阻隔窠囊留滞之患矣。是以咳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痈毒肿痛,因于痰气阻塞,法当用温用散者,无不藉此以为宣通。韩氏用三子养亲汤以治老人痰气,盖芥子主痰下气宽中;紫苏子主气定喘止嗽;莱菔子主食开痞降气,各微炒研,看病所主为君。然此大辛大热,中病即已。久服耗损真气,令人眩晕损目,若肺热阴虚火盛者忌之。

《得配本草》:辛,温。入手太阴经气分。通经络,散水饮,除疟癖,治喘嗽。痰在胁下皮里膜外,非此不达。炒研,蒸饼丸,治腹中冷气;生研,水调贴足心,引毒归下,令痘疹不入目。肺气虚、胃中热者,禁用。

《本草新编》:味辛,气温,无毒。入肝、脾、肺、胃、心与胞络之经。能去冷气,安五脏,逐膜膈之痰,辟鬼崇之气,消癖化疟,降息定喘,利窍明目,逐瘀止疼,俱能奏效。能消能降,能补能升,助诸补药,尤善收功。近人不知用白芥以化痰,而频用半夏、南星以耗气,所不解也。芥子善化痰涎,皮里膜外之痰无不消去,实胜于半夏、南星。半夏性燥而烁阴,南星味重而损胃。独白芥子消化痰涎,又不耗损肺、胃、肝、心、之气,入于气分而实宜,即用于血分而亦当者也。

或疑芥子止能消膜膈之痰,而不能消胃肺之痰,似乎消肺之痰必须贝母,消胃之痰必须半夏也。而谁知不然。夫膜膈之痰,统胃、肺而言之也。胃、肺中之膜膈,尤善藏痰者也。芥子消膜膈之痰,是有痰之处无不尽消,况且肺、胃浅近之间,岂有反不能消之理。试看疟疾,正痰藏于膜膈之中也。用芥子一两,炒为末,米饮为丸,一日服尽,而久疟顿止,非消痰之明验乎。疟止之后,神气不倦,非消痰而不耗气之明验乎。故白芥子消痰,实胜于贝母、半夏,谁谓肺、胃之痰不能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