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枳壳汤

来自医学百科
112.247.109.102讨论2014年1月27日 (一) 04:52的版本 (以“==《古今医统》卷三十六引《质疑方》:黄连枳壳汤== 【处方】 川黄连3克 枳壳2.4克 当归2.4克 白芍药3克 ...”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古今医统》卷三十六引《质疑方》:黄连枳壳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川黄连3克 枳壳2.4克 当归2.4克 白芍药3克 茯苓 泽泻 青皮 槟榔各2.1克 木香1.5克(磨汁入)甘草1.2克

【制法】 上药哎咀,作一服。

【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消积行滞。治湿热痢疾

【用法用量】 用水6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00毫升,空腹温服

湿热积滞,初作炽迫,加大黄、朴消各6克;白痢,加吴茱萸(炮)1.5克;腹痛,倍芍药,加延胡索泽兰叶;赤白兼下,加桃仁滑石归尾陈皮各1.5克;下痢气虚,后重不去,加升麻川芎;痢久滑泻,二便流利,加粟壳、诃子阿胶

【摘录】 《古今医统》卷三十六引《质疑方》

症因脉治》卷四:黄连枳壳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川黄连 枳壳 陈皮 甘草

【功效与作用】 治湿热痢疾,湿火伤于气分,腹痛后重。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症因脉治》卷四

《症因脉治》卷四:黄连枳壳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黄连、枳壳、厚朴、陈皮、甘草、木通

【功效与作用】 积热泄泻发热口渴,肚腹皮热,时或疼痛,小便赤涩泻下黄沫,肛门重滞,时结时泻,右脉数大。

【用法用量】 煎8分,冲调六一散3钱。

元气虚而积热又甚,应清者,加人参

【摘录】 《症因脉治》卷四

《医统》卷三十六引《质疑》:黄连枳壳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川黄连1钱,枳壳8分,当归8分,白芍药1钱,茯苓7分,泽泻7分,青皮7分,槟榔7分,木香5分(磨汁入),甘草4分。

【功效与作用】 痢疾初作,多由湿热,但下之后,即服此汤1-2剂,并无再作。

【用法用量】 《证治宝鉴》有厚朴,无木香。

湿热积滞,初作炽迫者,宜下之,加大黄、朴消各2钱;血痢,加黄芩地榆、川芎、桃仁各6分;白痢,加吴茱萸(炮)5分;腹痛者,倍芍药,加玄胡索、泽兰叶;赤白兼下者,加桃仁、滑石、归尾、陈皮各5分;赤痢久弱,下后未愈,去芩、连,加归尾、芍药、川芎、熟地黄白术阿胶珠各1钱;湿甚,小水少,加木通、泽泻、山栀、茯苓各5分;下后二便流利,惟后重不去,此气陷于下也,升麻、川芎提之;痢久气血两虚者,八物汤养之;痢久滑泄,二便流利,腹中清,加粟壳、诃子、阿胶之类涩之。

【摘录】 《医统》卷三十六引《质疑》

中药方专题[编辑源代码]

参看中药方剂主页面。

按功效分类的常用方剂[编辑源代码]

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编辑源代码]

点击字母查看完整药方列表:

附:中药材大全[编辑源代码]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关页面[编辑源代码]

本草图书


中药相关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