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功能不全
中文名称: 慢性心功能不全
英文名称: 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
疾病简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心功能不全被定义为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有心功能不全综合征或心力衰竭综合征之称。泵衰竭原指急性心肌梗塞时的左心衰竭,现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泵血功能障碍,有人统称之为泵衰竭,传统概念认为心功能不全患者均有器官瘀血的症状,因而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新概念认为心功能不全可分为无症状与有症状两个阶段,前者有心室功能障碍的客观证据(如心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但无典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心功能尚属NYHA(纽约心脏病学会)I级,是有症状心力衰竭的前期,如不进行有效治疗,迟早会发展成有症状心功能不全。据心功能不全发生的缓急,循环系统代偿程度的差别,临床还有急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和代偿性心功能不全等不同表现。近年来心室舒张功能测定技术发展,有可能区别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为主和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为主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因而还将心功能不全分为收缩性心功能不全和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可分别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肌舒缩功能受损。在早期,通过代偿调节,尚能使心室每搏排血量(心搏量)和每分排血量(心排血量),满足休息和活动时组织代谢的需要;在后期,即使通过充分代偿调节已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搏量和心排血量。前者称为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的代偿期,亦称潜在性、代偿性或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后者称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偿期,亦称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由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偿期大多有各器官阻性充血(或瘀血)的表现,因而通常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亦称有症状性心力衰竭。
病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成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离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和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其它较常见的病因有心肌炎、肾炎和先天性心脏病。较少见的易被忽视的病因有心包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退、贫血、脚气病、动静脉瘘、心房粘液瘤和其他心脏肿瘤、结缔组织疾病、高原病及少见的内分泌病等。
上述心力衰竭的基本原因,可通过下列机理影响心功能,引起心力衰竭。
(一)原发性心肌收缩力受损包括心肌梗塞、心肌炎症、变性或坏死(如风湿性或病毒性心肌炎、白喉性心肌坏死)、心肌缺氧或纤维化(如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等)、心肌的代谢、中毒性改变等,都使心肌收缩力减弱而导致心力衰竭。
(二)心室的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肺及体循环高压,左、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主动脉或肺动脉瓣狭窄等,均能使心室收缩时阻力增高、后负荷加重,引起继发性心肌舒缩功能减弱而导致心力衰竭。
(三)心室的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瓣膜关闭不全、心内或大血管间左至右分流等,使心室舒张期容量增加,前负荷加重,也可引起继发性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心力衰竭。
(四)高动力性循环状态主要发生于贫血、体循环动静脉瘘、甲状腺功能亢进、脚气性心脏病等,由于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心排血量增多,也能引起心室容量负荷加重,导致心力衰竭。
(五)心室前负荷不足二尖瓣狭窄,心脏压塞和限制型心肌病等,引起心室充盈受限,体、肺循环充血。
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国内临床资料分析,89.8%的心力衰竭发作有诱发因素。常见的诱因如下:
1.感染呼吸道感染为最多,其次为风湿热。在儿童风湿热则占首位。女性患者中泌尿道感染亦常见。亚急性感染性心膜炎也常因损害心瓣和心肌而诱发心力衰竭。
2.过度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3.钠盐摄入过多。
4.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
6.输液(特别是含钠盐的液体)、输血过快和(或)过多。
7.洋地黄过量或不足。
8.药物作用①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体内儿茶酚胺的消耗药物(如利血平类),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如胍乙啶)和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维拉帕米等);②水钠潴留,激素和药物的应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造成水钠潴留。
9.其它出血和贫血、肺栓塞、室壁膨胀瘤、心肌收缩不协调、乳头肌功能不全等。
病理变化[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病理解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解剖学改变包括:①心脏本身的代偿性病理改变,如心肌肥厚和心腔扩大等;②长期静脉压增高所引起的器官充血性病理改变;③心房、心室附壁血栓、静脉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和器官梗塞。长期左心室或左心房衰竭的患者,肺毛细血管充血,肺动脉和肺静脉中层肥厚,内膜不同程度纤维化;肺泡间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增多,肺泡壁增厚,弹性减退。长期右心衰竭的患者内脏器官毛细血管和静脉瘀血,肝小叶中央血窦瘀血,严重时可致小叶中央肝细胞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心原性肝硬化。心腔内附壁血栓是心力衰竭的较特异性的病理改变,常见于左、右心耳和左心室心尖部。静脉血栓形成大多由血流迟缓引起,多见于下肢静脉,血栓近端易折断,可引起肺栓塞和不同程度的肺梗塞。左侧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可引起体循环动脉栓塞,多见于腹主动脉分支、主动脉分支处,引起脑、肾、四肢、脾和肠系膜的梗塞。右侧心腔附壁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较少见。
长期负荷增加导致心肌肥厚和心腔扩大,以致心力衰竭时,相应的病理改变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短暂的损伤期。临床有肺充血的表现,病理检查发现心肌纤维水肿、相互分隔增宽。细胞内糖原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降低,磷酸肌酸显著减少,乳酸生成略增,蛋白合成旺盛,核糖核酸(RNA)及线粒体增多。
第二期较长期的、稳定的功能亢进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组织病理发现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增大、小量纤维化病变。细胞内糖原、ATP、磷酸肌酸含量正常,乳酸生成增加,蛋白合成正常。RNA含量正常,脱氧核糖核酸(DNA)减少。心肌纤维的增加相对地较线粒体的增多明显。
第三期长期的耗竭和纤维化期。临床上心力衰竭持续,组织病理发现心肌组织被纤维组织代替,出现不成比例的结缔组织增生和脂肪变性、肌肉细胞的细胞核固缩。细胞内蛋白合成和DNA明显减少,其它同第二期。
显微镜下并无收缩蛋白形态异常的直接证据。
病理生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正常心脏泵血的生理心脏的泵血功能虽然主要取决于心肌的收缩和舒张特性,但也受心脏前、后负荷和心率的影响。
1.心肌的收缩与舒张特性肌节是心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由粗细两种肌丝交错排列构成。粗肌丝为肌凝蛋白,位于肌节中央。细肌丝为肌纤蛋白,位于肌节的两旁,并与肌凝蛋白部分重叠。在心肌舒张时,由于肌纤蛋白上的两种调节蛋白--向宁蛋白与向肌凝蛋白的复合体阻碍了其与肌凝蛋白结合,使两者保持分离状态,肌节弛展。当心肌细胞除极时,膜外的钙离子随同钠离子内流,经肌膜进入肌管系统(包括肌浆网和横管系统),微量Ca2+内流刺激肌浆网络池中贮存的钙离子通过Ca2+释放通道RYR受体大量释放,Ca2+作用于肌纤蛋白上的调节蛋白复合体,使肌纤蛋白上的受点暴露,肌凝蛋白的球形头端得以与肌纤蛋白结合,形成横桥,肌纤蛋白由两旁向肌节中央滑行,致肌节缩短,心肌收缩。心肌细胞除极导致心肌机械收缩的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心肌收缩所需能量,由肌纤肌凝蛋白ATP酶作用于线粒体制造的ATP提供。心肌收缩的强度与速度取决于肌节的长度(正常为2.0~2.2μm),更取决于钙离子转运与能量供应状况。刺激位于肌纤维膜外层的β1受体,可兴奋与其相结合的鸟苷酸调节蛋白Gs。后者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从而使ATP转化为cAMP,激活蛋白激酶,促使钙通道磷酸化,从而增加钙离子的内流,并由肌浆网迅速摄取,参与心肌兴奋-收缩的耦联,而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磷酸二酯酶可阻抑cAMP的降解,也可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增强心肌收缩力。
兴奋-收缩耦联后,肌浆网再摄取Ca2+,肌膜钠-钙交换以及肌膜Ca2+泵转运Ca2+至肌膜外,肌质内Ca2+浓度下降,调节蛋白复合体与钙离子分离,调节蛋白作用于肌纤蛋白的受点上,使收缩蛋白间横桥分离,肌纤蛋白向两旁滑行回复原位,肌节弛展,心肌舒张。心肌舒张时所耗的能量较收缩时更多。当能量供应不足时,如心肌缺血或室壁肥厚,心肌的舒张功能较收缩功能更早受损。
2.前负荷指心室在收缩前所承受的容量负荷,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它受循环血量、静脉张力、心室顺应性及心房收缩的影响。根据Frank-Starling定律,前负荷的增加,由于使肌纤维牵张,在一定限度内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搏量增加。但当前负荷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后,由于肌纤维过度牵张(>2.2μm),心肌收缩力反而下降,心搏量减少。虽然晚近的电镜研究显示活体衰竭心脏的肌节长度平均在2.2μm,并不是在Frank-Starling曲线的下降支工作,提示心肌收缩力的减退主要在于其内在的缺陷(见下文)。临床上常用心室舒张末期压(即充盈压)来表示心室前负荷,用心室功能曲线(图1)来表示前负荷与心搏量的关系。对左心室而言,舒张末期压在2.0~2.4kPa(15~18mmHg)时,心搏量达峰值。前负荷不足或过度,均可导致心搏量减少。心功能不全时,心功能曲线向右下移位,心搏量随前负荷增加的幅度明显减小。
正常左心室的心搏量或心排血量随其前负荷(左心室舒张末压或容量)的增加而增加,直至储备耗竭。心力衰竭时左心室功能曲线受抑而向右下移位。使用正性肌力药或下降后负荷,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左心室在高的舒张末压或容量的情况下心排血量低下。如予下降前负荷(利尿剂或静脉扩张剂)可使A点移至B点,充血症状可有所改善,但心排血量并不增加甚或下降。如予正性肌力药或下降后负荷,可使A点移至C点,充血与低排症状均有改善
3.后负荷指心室射血时所承受的压力负荷,包括室壁张力和血管阻力。根据Laplace定律,室壁张力与心室内压力和心腔半径呈正比,而与室壁厚度呈反比。血管阻力主要取决于周围动脉阻力,也受主动脉压、主动脉壁顺应性、动脉内血容量及血液粘度的影响。后负荷增高时,心室肌收缩的速率和程度降低,心搏量减少。心功能不全时后负荷降低心搏量的作用更为明显。
4.心率直接影响心排血量心率增快在一定限度内可使心肌收缩力相应增强;但心率过快时,心室由于舒张期显著缩短而充盈减少,心搏量和心排血量反见下降。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能通过神经激素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本身的调节,调整心肌的收缩与舒张,以及心脏的前、后负荷及心率,使心搏量适应机体代谢需求的变化,例如正常心脏在机体静息状态下的心排血量约4L/min,而剧烈运动时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心肌收缩并加速心率,以及选择性血管收缩与血流再分配,心排血量可增高达38L/min,其中70%~80%流向运动的骨骼肌。表明心脏功能正常时,体内完善的调节系统可随时协调心脏作功与机体代谢需求间的关系。即正常心脏有相当大的储备适应机体代谢需要。
(二)心功能不全时的变化当各种原因导致心肌负荷过度或心肌丧失时,循环功能的立即短暂调节有赖于神经激素系统的血流动力效应;而长期调节则依靠心肌机械负荷诱发的与神经激素系统介导的心肌重构与心室重塑。若机体通过上述调节尚能维持静息和运动时心排血量正常,或静息时正常而运动时略不足,是为适应良好(adaptATion),心泵功能代偿,但心脏储备已减少。若经上述调节仍出现左心室舒缩功能障碍,是为适应不良(maladaptATion)。如仅有左心室舒缩功能障碍的客观证据而自觉症状不明显,即称为无症状左心室功能障碍或无症状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障碍发展到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全身代谢需要,且出现由于心排血量低下和左心室充盈压增高,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以及水钠潴留等心力衰竭表现时,称为有症状心力衰竭。有症状心力衰竭阶段,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
临床表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充血”,其次是周围组织灌注不足。临床上习惯于按心力衰竭开始发生于哪一侧和充血主要表现的部位,将心力衰竭分为左侧心力衰竭、右侧心力衰竭和全心衰竭。心力衰竭开始发生在左侧心脏和以肺充血为主的称为左侧心力衰竭;开始发生在右侧心脏并以肝、肾等器官和周围静脉淤血为主的,称为右侧心力衰竭。两者同时存在的称全心衰竭。以左侧心力衰竭开始的情况较多见,大多经过一定时期发展为肺动脉高压而引起右侧心力衰竭。单独的右侧心力衰竭较少见。
左侧心力衰竭
可分为左心室衰竭和左心房衰竭两种。左心室衰竭多见于高心病、冠心病、主动脉瓣病变和二尖瓣关闭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性心脏炎是儿童和少年患者左心室衰竭的常见病因。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压力明显增高,也有肺充血表现,但非左心室衰竭引起,因而称为左心房衰竭。
(一)症状
1.呼吸困难是左侧心力衰竭最主要的症状。肺充血时肺组织水肿,气道阻力增加,肺泡弹性降低,吸入少量气体就使肺泡壁张力增高到引起反射性呼气开始的水平。这就造成呼吸困难,且浅而快。不同情况下肺充血的程度有差异,呼吸困难的表现有下列不同形式。
(1)劳力性呼吸困难:开始仅在剧烈活动或体力劳动后出现呼吸急促,如登楼、上坡或平地快走等活动时出现气急。随肺充血程度的加重,可逐渐发展到更轻的活动或体力劳动后、甚至休息时,也发生呼吸困难。
(2)端坐呼吸:一种由于平卧时极度呼吸困难而必须采取的高枕、半卧或坐位以解除或减轻呼吸困难的状态。程度较轻的,高枕或半卧位时即无呼吸困难;严重的必须端坐;最严重的即使端坐床边,两腿下垂,上身向前,双手紧握床边,仍不能缓解严重的呼吸困难。
(3)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又称心原性哮喘,是左心室衰竭早期的典型表现。呼吸困难可连续数夜,每夜发作或间断发作。典型发作多发生在夜间熟睡1~2h后,患者因气闷、气急而突然惊醒,被迫立即坐起,可伴阵咳、哮鸣性呼吸音或泡沫样痰。发作较轻的采取坐位后十余分钟至一小时左右呼吸困难自动消退,患者又能平卧入睡,次日白天可无异常感觉。严重的可持续发作,阵阵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甚至发展成为急性肺水肿。由于早期呼吸困难多在夜间发作,开始常能自动消退,白天症状可不明显,因而并不引起患者注意。即使就医,也常因缺少心力衰竭的阳性体征而被忽视。发作时伴阵咳或哮鸣的可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哮喘。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的发生机理与端坐呼吸相似,可能与卧位时较多肺组织位于心脏水平以下,肺充血较重有关。同时,卧位时周围水肿液重分布使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更为加重。
(4)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的表现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相同。
2.倦怠、乏力可能为心排血量低下的表现。
3.陈施呼吸(Cheyne-StokesrespirATion)见于严重心力衰竭,预后不良。呼吸有节律地由暂停逐渐增快、加深,再逐渐减慢、变浅,直到再停,约半至一分钟后呼吸再起,如此周而复始。发生机理是心力衰竭时脑部缺血和缺氧,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呼吸减弱,二氧化碳储留到一定量时方能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增快、加深。随二氧化碳的排出,呼吸中枢又逐渐转入抑制状态,呼吸又减弱直至暂停。脑缺氧严重的患者还可伴有嗜睡、烦躁、神志错乱等精神症状。
(二)体征
1.原有心脏病的体征。
2.左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率增快,心尖区有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其中舒张期奔马律最有诊断价值,在患者心率增快或左侧卧位并作深呼气时更容易听到。左室扩大还可形成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产生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3.交替脉脉搏强弱交替。轻度交替脉仅能在测血压时发现。
4.肺部罗音虽然部分左侧心力衰竭患者肺间质水肿阶段可无肺部罗音,肺充血只能通过X线检查发现,但两侧肺底细湿罗音至今仍被认为是左侧心力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阵发性呼吸困难或急性肺水肿时可有粗大湿罗音,满布两肺,并可伴有哮鸣音。
5.胸水左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25%有胸水。胸水可局限于肺叶间,也可呈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胸水蛋白含量高,心力衰竭好转后逍退。
(三)早期X线检查
肺静脉充盈期左侧心力衰竭在X线检查时仅见肺上叶静脉扩张、下叶静脉较细,肺门血管阴影清晰。在肺间质水肿期可见肺门血管影增粗、模糊不清,肺血管分支扩张增粗,或肺叶间淋巴管扩张。在肺泡水肿阶段,开始可见密度增高的粟粒状阴影,继而发展为云雾状阴影。急性肺水肿时可见自肺门伸向肺野中部及周围的扇形云雾状阴影。此外,左侧心力衰竭有时还可见到局限性肺叶间、单侧或双侧胸水;慢性左侧心力衰竭患者还可有叶间胸膜增厚,心影可增大(左心室增大)。
右侧心力衰竭
多由左侧心力衰竭引起。出现右侧心力衰竭后,由于右心室排血量减少,肺充血现象常有所减轻,呼吸困难亦随之减轻。单纯右侧心力衰竭多由急性或慢性肺心病引起。
(一)症状主要由慢性持续淤血引起各脏器功能改变所致,如长期消化道淤血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肾脏淤血引起尿量减少、夜尿多、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肝淤血引起上腹饱胀、甚至剧烈腹痛,长期肝淤血可引起黄疸、心原性肝硬化。
(二)体征
1.原有心脏病的体征。
2.心脏增大以右心室增大为主者可伴有心前区抬举性搏动(胸骨左缘心脏搏动有力且持久)。心率增快,部分患者可在胸骨左缘相当于右心室表面处听到舒张早期奔马律。右心室明显扩大可形成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产生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吸气时杂音增强。
3.静脉充盈颈外静脉充盈为右侧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半卧位或坐位时在锁骨上方见到颈外静脉充盈,或颈外静脉充盈最高点距离胸骨角水平10cm以上,都表示静脉压增高,常在右侧较明显。严重右侧心力衰竭静脉压显著升高时,手背静脉和其它表浅静脉也充盈,并可见静脉搏动。
4.肝肿大和压痛出现也较早,大多发生于皮下水肿之前。肝肿大剑突下较肋缘下明显,质地较软,具有充实饱满感,边缘有时扪不清,叩诊剑突下有浊音区,且有压痛。压迫肝脏(或剑突下浊音区)时可见颈静脉充盈加剧(肝颈静脉返流现象)。随心力衰竭的好转或恶化,肝肿大可在短时期内减轻或增剧。右心衰竭突然加重时,肝脏急性淤血,肝小叶中央细胞坏死,引起肝脏急剧增大,可伴有右上腹与剑突下剧痛和明显压痛、黄疸,同时血清谷丙转氨酶常显著升高,少数人甚至高达1,000U以上。一旦心力衰竭改善,肝肿大和黄疸消退,血清转氨酶也在1~2周内恢复正常。长期慢性右侧心力衰竭引起心原性肝硬化时,肝扪诊质地较硬,压痛可不明显,常伴黄疸、腹水及慢性肝功能损害。
5.下垂性水肿早期右侧心力衰竭水肿常不明显,多在颈静脉充盈和肝肿大较明显后才出现。先有皮下组织水分积聚,体重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才引起凹陷性水肿。水肿最早出现在身体的下垂部位,起床活动者以脚、踝内侧和胫前较明显,仰卧者骶部水肿;侧卧者卧侧肢体水肿显著。病情严重者可发展到全身水肿。
水肿的发生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较多的研究证明,肾排钠减少是肾血流重新分布的结果,即在总肾血流量减少的条件下,肾皮质外层灌注量减少而皮质内层和髓质外层灌注量相对增多。由于位于皮质内层和髓质外层的肾单位有较长的管袢,再吸收钠的能力强,该处血流灌注相对增多,增加了钠的再吸收和钠潴留。此外,有人提出肾血流量降低时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灌流量均下降,但肾小球滤
检查[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体格检查:呼吸频率常达每分钟30~40次。听诊时两肺满布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频率快,同时有舒张早期第3心音而构成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血压测定可发现病人可有一过性的高血压,病情如不缓解,血压可持续下降直至休克。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肝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了解其病因及诱因。血浆脑钠肽(BNP) 来源于心室,检测血浆BNP ,对判断急性呼吸困难病人是否存在心衰有重要价值。BNP 检测正常时可排除心衰的诊断。
3、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可显示出病人有心律失常的表现。
4、心电图检查:可显示出心影的大小及外形,根据心脏扩大的程度和动态变化可间接反映心脏的功能。也可以诊断有无肺淤血。由于肺动脉压力增高可见右下肺动脉增宽,进一步出现间质性肺水肿可使肺野模糊,Kerley B线是在肺野外侧清晰可见的水平线状影,是肺小叶间隔内积液的表现,是慢性肺淤血的特征性表现。
5、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比X线检查提供更准确的各心腔大小的变化及心瓣膜结构及功能情况。还可以用于估计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典型的心力衰竭诊断并不困难。左侧心力衰竭的诊断依据为原有心脏病的体征和肺循环充血的表现。右侧心力衰竭的诊断依据为原有心脏病的体征和体循环瘀血的表现,且患者大多有左侧心力衰竭的病史。
值得注意的是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早期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可不明显,常能自由活动,坚持工作,劳力性气促和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左侧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但常不引起注意,并常因白天就诊时缺少阳性体征而被忽视,如不详细询问病史、不仔细检查、未发现舒张期奔马律及X线典型表现,易被漏诊。颈静脉充盈和肝肿大是右侧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易被忽视,如一般体检不易注意颈静脉,心力衰竭时肝肿大多在剑突下,肋缘下不能触及,即使发现肝肿大也常因不伴气促、水肿而不考虑心力衰竭,不注意检查肝颈静脉返流等。心力衰竭的某些症状和体征也见于其它疾病。因此心脏病患者的气促、水肿和肝肿大等也不一定都是心力衰竭所致。如劳力性气促可由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不全、肥胖或身体虚弱引起。夜间呼吸困难也可由支气管哮喘发作引起。肺底湿罗音可由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或肺炎引起。心力衰竭引起的湿罗音大多为两侧对称性的,偶见于单侧、或仅有哮鸣音。下肢水肿可由静脉曲张、静脉炎、肾脏或肝脏疾病、淋巴水肿等所致,还可在久坐或月经前后、妊娠后期发生;妇女原因不明性下肢水肿亦不少见。另外,心力衰竭时可因长期卧床液体积聚在腰骶部而不发生下肢水肿。肝肿大可由血吸虫病、肝炎、脂肪肝引起。颈静脉充盈可由肺气肿或纵隔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引起。胸水可由胸膜结核、肿瘤和梗塞引起;腹水也可由肝硬化、低蛋白血症、腹膜结核、肿瘤引起。
心力衰竭时常伴心脏扩大,但正常大小的心脏也可发生心力衰竭,如急性心肌梗塞。肺气肿时心脏扩大可被掩盖;心脏移位或心包积液又可被误认为心脏扩大。可见,为了正确诊断心力衰竭,避免漏诊和误诊,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结合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
治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近年对收缩性心力衰竭的防治有重大进展。评价疗效的方法除根据症状、血流动力效应、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外,还增加了长期治疗的安全性、病死率、生存期、神经激素系统激活程度等指标。在防治的对策上日益强调预防心力衰竭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性。对无症状的和轻度有症状的心力衰竭,主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以改善预后;对重度有症状的心力衰竭亦宜用ACEI联合利尿剂和(或)地高辛治疗,以减轻症状、减少致残和延长生存期。具体防治措施包括:
(一)病因的防治
风湿性心瓣膜病在我国仍属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应用青霉素治疗链球菌感染,已使风湿热和风湿性心瓣膜病在发达国家基本绝迹。择期手术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有效地控制高血压以及积极防治冠脉病变与心肌缺血等病因治疗;消除心力衰竭的诱因如控制感染、避免体力过劳和精神应激等。可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二)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1.减轻心脏负荷包括减少体力活动和精神应激。严重者宜绝对卧床休息,在心功能逐步改善过程中,适当下床活动,以免卧床休息过久并发静脉血栓形成或肺炎。此外,应注意解除精神负担,必要时给予小量镇静剂。
2.限制钠盐摄入适当限制日常饮食中的钠盐摄入量,食盐量2~5g,忌盐腌制食物。应用利尿剂引起大量利尿时,钠盐限制不宜过严,以免发生低钠血症。
3.利尿剂的应用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不同部位Na+重吸收,或增加肾小球Na+滤过,增进水、Na+排出,从而降低心室充盈压,减轻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所致临床症状,其疗效肯定,但对心力衰竭整体过程的影响(如生存率等)不明,长期应用利尿剂理论上可能产生下列不良作用:①降低心排血量,从而激活RAS,血浆肾素和醛固酮增高。②导致低钾血症。③降低糖耐量。④导致高尿酸血症。⑤导致高脂血症。⑥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目前利尿剂属治疗心力衰竭伴水、钠潴留患者的一线药物,大多与其他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如地高辛、ACE抑制剂)联合应用,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者利尿剂宜慎用。
常用的利尿剂有:
(1)噻嗪类和氯噻酮利尿剂: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和袢升支远端,抑制该处Na+重吸收。利尿作用强度中等。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时,利尿作用明显受限,因而不适合治疗严重心力衰竭(肾血流量明显减少)或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中美托拉宗(metolazone)与氢氯噻嗪等制剂不同,利尿作用在肾功能减退时也不减弱,作用部位除远曲小管和袢升支远端外,可能还作用于近曲小管,利尿期长,一次剂量可维持利尿作用12~24小时,与呋塞米联用,利尿效果极佳,对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非常有效。
(2)袢利尿剂: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抑制该处Cl-和Na+的重吸收,使到达远端小管的尿液含Na+量高,大量Na+与水排出体外,利尿作用强,其中以呋塞米(furosemide)最常用,其次为布美他尼(bumetanide)。袢利尿剂的利尿效应与单剂剂量密切相关,在未达到其最高极限前,剂量愈增大,利尿作用愈强。肾小球滤过率很低时,给予大剂量(如呋塞米500~1000mg)仍有促进利尿的效果。静脉注射的效果优于口服。
(3)保钾利尿剂: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Na+-K+交换段,对抗醛固酮促进Na+-K+交换的作用,或直接抑制Na+-K+交换,增加Na+排出而减少K+-H+分泌与排出。利尿作用弱,大多与上述两类利尿剂联合应用,以加强利尿效果并预防低钾血症。不宜与氯化钾联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保钾利尿剂一般不与ACEI合用,以免引起高钾血症。然而由于螺内酯在受体水平拮抗醛固酮,能有效地抑制醛固酮对心肾的不良效应,减轻心肌间质增生,降低心脏负荷,近来有报导对袢利尿剂与ACEI联用疗效欠佳的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ACEI的治疗剂量受患者低血压或肾功能因素等限制,且醛固酮水平持续增高者,在密切随访血钾和肾功能的条件下,加用小剂量螺内酯,可能减轻心力衰竭症状。
合理应用利尿剂:
(1)利尿剂适用于有左或右心室充盈压增高表现的患者,如颈静脉充盈伴静脉压增高,肝肿大伴肝颈返流阳性,劳力性或夜间阵发气促,肺瘀血,肺水肿以及心原性水肿等。
(2)急性心力衰竭伴肺水肿时,静脉推注袢利尿剂(呋塞米)是首选治疗。其静脉扩张作用可在利尿作用出现前迅速减轻前负荷与症状。
(3)轻度钠潴留患者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常可获得满意疗效,中度以上钠潴留患者多需应用袢利尿剂。起始先试小剂量间断治疗,如每周2~3次,利尿效果不满意时,再增加剂量和(或)连续服用,病情减轻后再间断给药。定期测体重可及时发现隐性水肿,以调节利尿剂用量。连续利尿应注意预防低钾血症,可联用保钾利尿剂。
(4)重度心力衰竭或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宜选用袢利尿剂,也可联用袢利尿剂和美托拉宗。注意大量利尿所致并发症。
(5)顽固性水肿大多联合应用利尿剂,如大剂量袢利尿剂和噻嗪类、保钾利尿剂联用,间断辅以静脉推注袢利尿剂。噻嗪类或袢利尿剂与ACEI联用,可减少利尿剂引起低钾血症和RAS系统激活等副作用,降低耐药性发生率。联用时应密切观察血压、血容量、肾功能与血电解质改变。
利尿剂治疗引起的并发症:
(1)低钾血症:多见于噻嗪类或袢利尿剂连续应用或大量利尿后。肾小管Na+重吸收受抑制使到达远曲小管,Na+-K+交换段尿液的含Na+量明显增高,K+-Na+交换相应增加,K+排出也增多。与保钾利尿剂或ACEI联用,进食含K+丰富的饮食如果汁、香蕉、柑、桔、干枣、蔬菜等或适当补充钾盐,可预防低钾血症的发生。出现低钾血症时,可改用保钾利尿剂,每日观察血钾变化,血钾恢复正常后停用。
(2)低钠血症:多见于大量利尿并严格限制Na+摄入的患者,可并发失水和酸中毒。患者水肿消退,但出现软弱、少尿、体位性低血压、肌肉痉挛以及氮质潴留等,尿比重高,即所谓缺钠性低钠血症,可由过度利尿、呕吐或发热等诱发。轻者增加钠盐摄入即可使症状缓解,重者可能需要静脉补充高渗盐水。低钠血症还可能为稀释性,患者水肿明显,体内总Na+量实际上不仅不低,大多反而增高,但由于肾稀释功能受限,体内水潴留,而形成“稀释性低钠血症”,可伴低钾和代谢性碱中毒,尿比重低。治疗可限制摄入水量,使低于每日尿量与不显性失水量的总和(约1000ml或以下),同时纠正低血钾和代谢性碱中毒,禁忌补充钠盐。
(3)代谢性碱中毒:利尿剂治疗时大量Cl-排出,且K+、H<SUP+<SUP>排出增多,加以利尿使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后,血HCO-3浓度相对增高,可引起代谢性低Cl-、低K+性碱中毒。联用保钾利尿剂可防止其发生。
(4)低血容量:大量利尿可引起血容量过度降低,心排血量下降,血尿素氮增高。患者皮肤弹性减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和少尿。间断利尿或大量利尿后补充适量液体,可预防其发生。
(5)长期服用噻嗪类利尿剂还可能并发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和糖耐量降低。
(6)大剂量袢利尿剂可能引起耳聋,大多可逆,少数不能恢复。
(7)螺内酯长期服用可致男子女性型乳房、阳痿、性欲减退和女子月经失调。
4.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性减弱,改善心肌收缩功能曾被认为是心力衰竭的首要治疗。正性肌力药物能使心室功能曲线左上移,增加每搏作功,降低心室充盈压,从而使扩大的心脏缩小。虽然在增加心肌收缩的同时也增加心肌能量消耗,但扩大的心脏缩小后,其心肌氧耗和冠脉血供分别较心脏扩大时降低和改善,心肌能量供需的不平衡因而并不加重,甚至有所减轻。正性肌力药减轻症状、改善运动耐量和心功分级的效果明显,但多中心随机对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除洋地黄外,大多具有增高病死率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倾向。ACEI则不仅减轻症状、改善运动耐量和心功分级的效果更显著,且能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因而大多数临床医师选用ACEI作为与利尿剂联用,以治疗窦性心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并发症[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血流迟缓和长期卧床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继而发生肺栓塞和肺梗塞,此时可有胸痛、咯血、黄疸、心力衰竭加重甚至休克等表现。左、右心腔内附壁血栓可分别引起体和肺动脉栓塞;体动脉栓塞可致脑、肾、脾、肠系膜梗塞及上、下肢坏死。有卵圆孔未闭者,体循环静脉血栓脱落形成的栓子,有可能在到达右房后穿过未闭的卵圆孔到达左房,再经左室进入体循环,形成所谓反常栓塞(Paradoxicalembolism)。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有肺水肿者极易并发呼吸道感染,特别是支气管肺炎。
预后[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血流迟缓和长期卧床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继而发生肺栓塞和肺梗塞,此时可有胸痛、咯血、黄疸、心力衰竭加重甚至休克等表现。左、右心腔内附壁血栓可分别引起体和肺动脉栓塞;体动脉栓塞可致脑、肾、脾、肠系膜梗塞及上、下肢坏死。有卵圆孔未闭者,体循环静脉血栓脱落形成的栓子,有可能在到达右房后穿过未闭的卵圆孔到达左房,再经左室进入体循环,形成所谓反常栓塞(Paradoxical embolism)。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有肺水肿者极易并发呼吸道感染,特别是支气管肺炎。
慢性心功能不全应该怎样预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休息 根据心功能受损程度而定。心功能互级,患者应适当休息,保证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心功能H级,应增加休息,但能起床活动。心功能Ill级,限制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心功能IV级,绝对卧床休息,原则上以不出现症状为限。
2.饮食 以高维生素、低热量、少盐、少油、富有钾、镁及适量纤维素的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对少尿患者应根据血钾水平决定食物中含钾量。
3.吸氧 按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4.排泄 按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5.皮肤及口腔重度水肿患者,应定时翻身,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防止褥疮的发生。呼吸困难者易发生口干和口臭,应加强口腔护理。
6.心理护理按本系统疾病护理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