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侏儒-视网膜萎缩-耳聋综合征
侏儒-视网膜萎缩-耳聋综合征(dwarfism-retinal atrophy-deafness syndrome)又称Cockayne综合征、Neill-Ding-Wall综合征、小头、纹状体小脑钙化和脑白质营养不良综合征、长肢侏儒综合征、染色体20-三体综合征等。本病征多于幼年起病,以长肢体侏儒症、共济失调、早老面容、皮肤对光敏感、神经性耳聋和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为特征。
1936年由Cockayne首先报道。1984年陈学如曾报告一家3例。截至1980年文献报道已有100余例。
小儿侏儒-视网膜萎缩-耳聋综合征的病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发病原因
本病征病因未明,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0号染色体为三体,故又称染色体20-三体综合征。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遗传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只有在两个分别来自父母的等位基因均为致病基因时才出现疾病。隐性遗传性聋到目前为止占单基因突变的80%.尽管大多不发病,但基因携带者将把相同基因型传递给他们25%的子女。
(二)发病机制
有可能是一种累及多种组织的脂质代谢病。病理特点是脑白质有片状嗜苏丹性脱髓鞘,引起严重脑萎缩,底节和小脑有钙化和铁的凝结。可见星状细胞广泛增生、苍白球有色素沉着、视神经萎缩等病理改变。本病征患儿过早衰老与胸腺激素的含量明显减少有关。患儿易感染可能系IgA含量减少或细胞免疫功能减弱所致。本病征胸腺激素减少的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是胸腺激素停止生产,或与循环中的抑制因素有关。
小儿侏儒-视网膜萎缩-耳聋综合征的症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可根据特殊面容、皮肤纹理变化,及其他临床表现诊断。本病有以下特殊特征:
长肢体侏儒症、共济失调、早老面容、皮肤异常、神经性耳聋和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
长肢体侏儒症:颈肋、鸡胸、四肢相对较长,站立时手可及膝部。消瘦、矮小、侏儒状、脊柱侧弯、四肢细长和挛曲畸形。
共济失调: 运动障碍表现为共济失调、步态不稳、舞蹈、手足徐动、震颤、中枢性或末梢性瘫痪。
早老面容: 皮下脂肪缺乏而呈老年人容貌,面部皮肤皱缩,但不脱发,头围小、脸瘦削、眼窝深陷、鼻尖。
皮肤异常: 皮肤表现苍白、厥冷、皮肤对阳光敏感使面部有蝶形红斑,皮肤暴露处易发生日照性皮炎及色素沉着、皮下脂肪薄、不出汗。
神经性耳聋: 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的听力下降。
眼部病变:眼部症状有角膜混浊、瞳孔不规则、小瞳孔、进行性加重大都在10岁以后失明。除视网膜出现与色素变性类似的改变外,尚有虹膜异色、瞳孔不圆、角膜结晶样混浊、眼球凹陷、眼球类震颤等。
其他:上颌骨突起、颅骨畸形、大耳朵、大手、大足等。初生时正常,婴儿后期起病,多在4岁左右出现症状。起初也可有惊厥,发作频繁。后有进行性智力减退。
在有上述临床表现时当考虑本病征。本病征对光敏感是一个特征性表现,因此可以做皮肤光敏感试验有助于诊断。
小儿侏儒-视网膜萎缩-耳聋综合征的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小儿侏儒-视网膜萎缩-耳聋综合征的检查化验[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血、尿、脑脊液检查通常正常,氮平衡检查、基础代谢率检查通常也正常。紫外线皮肤敏感试验可协助诊断。
1.X线检查 常有颅骨增厚、钙化,脊柱常有后突、椎体变平、第5指、趾骨的末端及指甲缺损,其他指趾末节及指甲发育不良,关节挛缩,骨化中心出现正常。
3.紫外线试验 用紫外线照射患儿暴露部位的皮肤后,观察皮肤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本病征患儿试验的结果是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显著降低。
6.眼部检查:角膜混浊、瞳孔形状不规则且较小、视网膜萎缩、眼球凹陷等。眼底检查可发现视神经乳头萎缩,视网膜血管硬化,视网膜色素沉着。
7.听力检查:可测出耳聋的程度。
小儿侏儒-视网膜萎缩-耳聋综合征的鉴别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着色性干皮病 其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对受紫外线照射损伤的DNA缺乏修复功能,皮损处容易恶变,常因鳞癌或黑色素瘤转移而早期死亡。而本征对嘧啶二聚体的排除正常,对DNA的修复功能正常,皮损也没有恶变的倾向。
2.早老症其“小老人”外貌较本征更显著。
3. Laurence-Moon-Biedl综合症(肥胖视网膜色素变性—多指(趾)畸形):少见,特点是耳聋、智力发育迟钝、肥胖症、多指(趾)畸形及性功能减退。
4.Usher氏综合征:又称视网膜色素变性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有典型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神经性耳聋,耳聋可为先天性或出生后早期发生。多数患者还伴有前庭功能紊乱。
5. Hallgren氏综合征:又称视网膜色素变性耳聋共济失调综合征。耳聋伴前庭功能异常;有非典型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以致视野缩小及夜盲;有多发性神经炎性疾病如小脑性共济失调、眼源性眼球震颤及肌萎缩等。
6. Friedrich或Marie的两种遗传性共济失调及Bernard-Scholz综合征;在部分患者中,亦可出现典型或非典型的视网膜色素变性。
7.Refsum综合征(遗传性运动失调—多发性神经炎综合征):其特点是耳聋、视网膜色素变性、多发性神经炎及银屑病等。
小儿侏儒-视网膜萎缩-耳聋综合征的并发症[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常有皮肤色素沉着,大都在10岁以后失明,瘫痪,惊厥,进行性智力减退和易感染等。
眼部并发症:后极性白内障是本病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发生于晚期,晶体混浊呈星形,位于后极部皮质内,进展缓慢,终至完全混浊。可并发青光眼,近视。
发育和体重明显受影响,神经系统的严重损害可导致运动障碍,可有癫痫发作。
可伴有身体其他器官的遗传性疾病,如眼、骨骼系统、神经系统、肾脏、皮肤、内分泌系统、代谢性疾病等。
小儿侏儒-视网膜萎缩-耳聋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预防的最好的办法是产前预防,阻止有基因缺陷的患儿出生。通过以下技术的应用,防止患有严重遗传病和先天性畸形胎儿的出生。
婚前体检: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作用大小取决于检查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如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生殖系统检查(如筛查宫颈炎症)、普通体检(如血压、心电图)以及询问疾病家族史、个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特别是家庭中关有两位以上的病人,应尽早到医院进行检室和咨询,以尽早排除遗传性,并尽量避免在下一代出现该病患者。
妊娠期产前:孕妇尽可能避免危害因素,包括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出生缺陷筛查,包括定期的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等,必要时还要进行染色体检查。一旦出现异常结果,需要明确是否要终止妊娠;胎儿在宫内的安危;出生后是否存在后遗症,是否可治疗,预后如何等等。采取切实可行的诊治措施。
小儿侏儒-视网膜萎缩-耳聋综合征的西医治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治疗
本病征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对患儿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性感染,皮肤可擦防光性药物,如50%二氧化钛软膏。如为激素缺陷可用持续法或循环法补充,用止惊药控制惊厥。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耳聋可通过手术或药物改善症状。治疗应尽早开始,并按需要长期应用,有并发症者应作对症处理。
(二)预后
本病征病程进展慢,预后不良,可能存活至中年以上,但也有在儿童期死亡者。
小儿侏儒-视网膜萎缩-耳聋综合征吃什么好?[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暂无相关饮食资料。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