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耳聋

来自医学百科

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耳鸣可伴有耳聋,耳聋亦可由耳鸣发展而来。二者临床表现伴发症状虽有不同,但在病因病机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均与肾有密切的关系。  

西医相关病症

外耳道炎鼓膜穿孔中耳炎中耳硬化;流行性感冒猩红热脑膜炎脑肿瘤听神经瘤等。  

症候分型

1.风邪外袭:症见卒然耳鸣、耳聋,头痛恶风或有发热,骨节酸痛,或耳内作痒。治宜祛风解表。可用清神散。

2.肝胆火盛:症见卒然耳鸣、耳聋,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或夜寐不安,大便秘结。治宜清肝泄热。可用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

3.痰火郁结:症见两耳蝉鸣,有时闭塞如聋,胸闷痰多。治宜化痰清火,和胃降浊。可用礞石滚痰丸

4.瘀阻宗脉:症见耳鸣、耳聋如塞,面色黧黑,耳流陈血。治宜通窍活血。可用通窍活血汤

5.中气不足:症见耳鸣,或如蝉噪,或如钟鼓,或如水激,久则耳聋,面色黄白,倦怠乏力,神疲纳少,大便易溏。治宜益气健脾,升提中气。可用益气聪明汤补中益气汤

6.阴血亏损:症见耳鸣嘈嘈,甚则耳聋,面色无华,唇甲苍白。治宜补益气血。可用八珍汤人参养营汤。

7.肝肾亏损:症见耳鸣、耳聋,兼有头晕目眩,腰酸遗精;或兼有肢软腰冷,阳痿早泄。治宜补益肝肾。可用耳聋左慈丸补肾丸等。  

耳鸣的类别都有哪些?

由于耳鸣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造成耳鸣的病因很复杂,医学界尚在讨论中,因此耳鸣的分类很难统一。

常用的分类方法有:

一、根据病变部位分类: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脑干或中枢听觉通路、全身系统性疾患、局部血管肌肉,即血管性耳鸣与肌源性耳鸣;

二、按病因分类:机械性、中毒性、感染性变态反应

三、根据响度分类,可分为七个等级:

0级:无耳鸣;

1级:耳鸣响度轻微,若有若无;

2级:耳鸣响度轻微,但肯定听得到;

3级:中等响度;

4级:耳鸣较响;

5级:耳鸣很响,有吵闹感;

6级:耳鸣极响,相当于患者体验过的最响噪声,如飞机起飞时的噪声。

四、按音调分类:

低调:如刮风、火车或机器运转的轰鸣声;

中调;

高调:如蝉鸣、吹哨或汽笛声;

无法识别的音调。  

耳聋的类别都有哪些?

耳聋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按病变部位及性质可分为三类:

(一)传导性聋(conductive deafness):外耳、中耳传音机构发生病变,音波传入内耳发生障碍,例如,耵聍栓塞、中耳炎等所致的耳聋。

(二)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deafness,neurosensory deafness):指耳蜗螺旋器病变不能将音波变为神经兴奋或神经及其中枢途径发生障碍不能将神经兴奋传入;或大脑皮质中枢病变不能分辩语言,统称感音神经性聋。如梅尼埃病、耳药物中毒迷路为、噪声损伤、听神经瘤等。

(三)混合性聋(mixed deafness):传音和感音机构同时有病变存在。如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晚期爆震性聋等。  

耳聋的原因是什么?

▲出生前会引起耳聋的因素:可分为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如孕妇使用了耳毒性药物;孕妇遭受了病毒感染,如得了风疹麻疹流感等疾病,还有怀孕期间有酗酒、重度吸烟、严重营养不良、重大精神刺激以及患有糖尿病甲状腺肿等疾病也可导致胎儿听觉器官发育障碍,听力下降。

▲出生时会引起耳聋的因素:早产,即孕期不足37周;低体重,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克;缺氧,宫内乏氧、产程过长或出生时没有自主呼吸头部挤压伤伤及听觉器官或听觉中枢

▲出生后引起的耳聋因素:有病理性黄疸,遗传因素,药物中毒,传染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腮腺炎、狸红热、水痘、麻疹)等;还有头部外伤变态反应性疾病、爆震和噪声,高热等。  

耳鸣的防治

对于耳鸣患者,首先要查明究竟属于哪种原因引起,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过度疲劳睡眠不足者应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情绪紧张焦虑者要使思想放松,必要时可服用一些镇静药,如安定非那根六味地黄丸等中药制剂对耳鸣也有一定的作用。

②耳部疾病引起的耳鸣要积极治疗耳部原发疾病。

③有全身病者要同时进行治疗,如高血压病人要降低血压,糖尿病人要控制血糖贫血病人要纠正贫血,营养不良或偏食者要注意补充营养成分等;

④如果是因为用了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而出现耳鸣,则应及时停药和采取有力的医疗措施,以期消除耳鸣,恢复听力。  

耳聋的防治

(一)传导性聋的防治

早期积极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是防治传导性聋的重要措施。传音结构修建术(鼓室成形术)对提高传导性聋的听力有一定效果,如能早期施行鼓室探查和鼓室成形术,可保存和恢复听力。对传导性聋较重者,可配戴助听器,以提高听力。

(二)感音神经性聋的防治:感音神经性聋的疗效目前尚不理想,因此,关键在预防,发病后及早治疗。

1.积极防治因急性传染病所引起的耳聋,做好传染病的预防、隔离和治疗工作,增强机体(尤其是儿童)的抵抗力

2.对耳毒性药物的使用,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如有中毒现象应立即停药,并用维生素扩张血管的药物。

3.根据不同的原因和病理变化的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药物综合治疗,如增进神经营养和改善耳蜗微循环的药物、各种血管扩张剂、促进代谢的生物制品等。

参看